新闻发布
管理系统文/李清
26岁的潘越飞,之前是钱江晚报媒体融合部记者,因为自媒体做得好,被搜狐招为IT主编。几年前我在搜狐工作过,座位离IT频道靠得很近,所以平时有些关注。我对这个有点传奇的潘越飞了解不多,不过前几天看到他在微信上的文章标题《自媒体不是自嗨》,我的第一感觉就是,这哥们应该靠谱,明白自媒体是怎么回事,该怎么做。
之所以对潘越飞的文章有共鸣,是因为根据我个人的接触发现,时下无论是做微博、微信等自媒体,还是做其他互联网产品(小公司经营自己的产品,也有点类似做自媒体吧),自己玩得不亦乐乎,在“自嗨”中享受高潮的,实在是太多了。众所周知,现在有个词“互联网思维”,有人说都已经臭大街了,但不管怎么说,许多做其他行业的人都有互联网思维,一些做互联网的人却没有互联网思维,真是让人匪夷所思。
先举个例子吧。有朋友运营一个行业性网站,同时有个官方微博。这个行业是个较知名行业,全国从业人数至少几十万。这个网站上头的主管部门还是很高级别的机构。偶然的机会,我帮看看网站和微博的运营。微博有1万多粉丝(不知是哪里来的),我翻了50页仔细查看,有V的粉丝竟然只有三四个。再看网站的文章排行榜,我打开按评论数排名的第一篇,发现跟帖竟然为0。微博的关注数只有几十个,网站没有一个友情链接,却在百度买了推广。我问当网站编辑的女孩,为什么不做友情链接。她问:跟谁做友情链接?我打开一个同领域的门户频道,指给她看说,比如人家下面这二三十个友链,咱不也可以选一些联系么?女编辑问了我一句话,让我瞠目结舌:那我怎么才能跟他们联系上呢,人家又怎么才会愿意跟我互链呢?我晕,你面前的电话机是煲粥用的么?
上面这个例子,当事人还有些情有可原,因为原本是事业单位的媒体,思想、技能都没转变过来。而且,吭哧吭哧埋头发文章、发微博,几乎没有一个人看,默默无闻也不能算“自嗨”。但前些天碰到的一个创业的互联网老板,那可是真正的自嗨了。他办了一个网站,名字都叫“X嗨网”,是一个娱乐交友网站,女“主播”在房间里给你表演。他得意洋洋地给我展示网站的宣传短片,性感、煽情,而且有恶搞式幽默。问题是,这样的网站要发展到用户、会员,首先得让人知道你们网站吧?于是说到推广,老板说他要招有经验的推广人员。我问要啥样的,擅长文案还是媒介发稿的?他两眼放光地问:你有没有哪个大网站论坛的高级别版主账号?我倒,你是玩虚拟游戏玩多了吧,以为论坛版主是一呼百应的统帅啊?
近我上网搜了一下,这个说2013年5月就正式上线的“X嗨网”,迄今为止只有一篇200多字的新闻稿,发在三家小IT网站上。这网站的老板招了几十个工程师,招聘启事上写着“百度有?我们有!360有,我们也有!”杜子建前些天在微博说,建议每一个大公司都去挖一个杂志的总编去当公司的网络部总管,年薪100万也在所不惜。我想对这“X嗨网”老总说,大哥,你能不能花万儿八千的月薪,招个当过记者哪怕是小报娱记的人给你搞宣传?
再说非互联网行业的自媒体。在我住处附近,有个做比较偏门的软件的中小企业,建了个微博,一共发了几十条,粉丝高达100多万。当然,跟帖聊聊无几。不过,有一条微博把我吓得差点没晕厥过去,他们搞了个有奖活动,奖品是两台笔记本电脑,这条微博转发数是87万多。我的孩!这么高的转发量,在新浪微博、世界微博的历史上,也是罕见的吧?咋从没见媒体报道过捏?这真可谓是手淫健身自嗨强企的典范了。
高潮总是一样的,自嗨的方式各有不同。还是我接触的一家公司,做理财产品的。我加了他们的微信公共号,他们做了个海报式图片,美工设计真不赖,写着冲击力很强的大字“惊天猛料看到就是赚到”“一路发……”“不富不活……”,然后说在网页端、微信端和微博同时搞活动,其中微博的规则是,关注、转发并@三位好友,每天抽取50名用户送“财富码”。由于微信看不到参与情况,我上他们微博一看,四天了,才20个跟帖,其中六七个还是他们的回复。嗨吧?如果有一天,我老无所依,请把我埋在,埋在你们的微博里!自媒体里嗨死,做鬼也风流哪!
潘越飞引述自媒体人猫哥的话说,“如果没人看只能自嗨,这就像右手的感觉”。我突然想到唐朝时候李太白喝酒,李大哥应该是用右手端着酒杯,喝酒应该是很嗨的一件事吧?当时喝酒的只有李大哥一个人,可他并没有自嗨,而是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,没法不让兄弟我佩服。如果是玩微博的话,相当于一下有了两个人来互动(尽管有个是自己的小号)。看看,古代从没见过电脑的诗人,都有这么强的互联网思维!
(作者李清电话、微信:13520508091)